中国的外汇储备减少是好事?香港隔夜离岸人民币的拆借利率HIBOR在上个星期创下历年来的最大升幅之后,今天已经大幅度下降,创下一年来最大降幅。有分析认为,这显示流动性的情况稍微缓解,只是稍微缓解应该还是没有完全缓解的,那么今天的HIBOR是从上天的61.333%下降到14.05133%左右,大概下降了47个百分点,创下将近一年来的最大跌幅。针对上个星期人民币的汇价,不管是暂逆或者是离岸的大幅度上升,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接受凤凰卫视记者专访的时候说,人民币的汇率的正在走向更为灵活的市场机制,近期的升值并不是央行在操纵汇率。
樊纲:你要是老盯着说人民币贬值,中国这是什么情况啊?你就忘了问真正的问题,美元还能不能升了,美元这么高了是不是该回调了,所以最近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美元的回调和其他的一些市场因素的变化,包括外汇啊,一些制度的调整啊。我想不应该理解为央行又想操控人民币,不是这么一回事。现在是跟着市场的趋势顺势而为的一种做法,逐步逐步走向这种由市场供求关系,更加灵活的机制。
关于外汇储备接近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下降是一个好消息,但央行希望下降是平稳的
樊纲也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减少是好事但是为了避免类似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央行采取的措施是希望外储是逐步下降的。外汇储备确实会在下降,大公报记者来自于上海的报道说,尽快今年开始个人换汇需要填写个人购汇申请,流程更加繁琐但随着今年购汇额度生效,美元总体强势背景之下,上海人士仍然是踊跃购会的,所以外汇储备肯定是会不断的下降,跌穿3万亿美元已经很必要,一定是个会发生的事情,那么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方面,又回到了贬值的通道,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今天大跌594个点子至6.9262,今天在暂按价收盘在6.9344,离岸价在6.8700,所以在这里还是倒挂了五百个点子左右,美元汇价指数在102,日元在117,欧元在1.05,而这个英镑的跌到了1.21。
“从长期来看,外汇储备下降是一个好消息。”在最新出炉数据显示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16年下滑到3.01万亿美元后,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1月9日在上海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如是说。
樊纲表示:“不要忘记,外汇储备下降并不意味着美元流出了中国,而是留在了商业银行的账户上,这意味着,中国官方的外汇储备减少了,但中国的商业银行可以用这些美元去投资高收益的债券等其他金融资产,总的来说,外汇储备下降并不全是坏消息。”
央行1月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0105.17亿美元,去年12月较去年11月末减少了410.81亿美元,2016年全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下降了3198.44亿美元。
“当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央行希望看到外汇储备出现剧烈的波动,他们希望下降是平稳的,一夜之间外汇储备从3万亿美元变成2万亿美元,是不行的。”樊纲表示。
谈及资本管制,樊纲再度强调,任何政府都不希望出现大的波动,从现在来看,中国资本外流控制措施是有效的,金融市场 也已经做出了反应。他表示,在其看来,中国不太可能出台进一步控制资本外流的措施。
樊纲表示,过去三四年,人民币是被高估了,人民币还将继续进行国际化,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在增加,加入SDR意味着人民币获得了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这也同时意味着,中国不需要那么多的外汇储备,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强劲。
关于人民币汇率走势:中国已为特朗普任期做好了最坏准备
对于人民币接下来的走势,樊纲表示自己不会对人民币的具体点位进行预测,但他认为,人民币汇率将更加具有弹性。“比如今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7,明天可能是6.8,后天可能是7.2。”
樊纲表示,2017年中国人将保持6%-7%的经济增速,而谈及中国的商业银行存在问题,他认为眼下是可控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解决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采访的最后,谈及将于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樊纲表示,和其他人一样,自己也不知道特朗普上任后会怎样,但他相信,中国已为特朗普任期做好了最坏准备,“希望坏情况并不会发生。”樊纲表示。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经济增速不会再出现深度下滑,预期2017年的GDP增速会在6.5%到7%之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樊纲认为,这一次的调整期可能在8年以上,“十三五”期间都将要处理“十一五”、“十二五”过剩的后遗症。另一方面,中国仍然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中国故事远没有结束。
刚刚过去的2016年,经济是否已经探底?2017年,中国又将面临怎样的宏观经济形势?
1月8日,在深圳马洪基金会“问势2017”的理事报告会上,经济学家、马洪基金会名誉理事樊纲发表了“中国经济的L型调整还需要多久”的演讲。
当前,一方面,一些指标反映中国经济正在出现企稳迹象,生产者价格指数四年多来出现了转正,部分企业利润在回升;但另一方面,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难题仍旧存在,形势依旧严峻,债转股等问题才刚开始破题。
这些问题从何而来?在结构性因素之外,樊纲更强调了经济周期的影响。他表示,所有的经济周期、经济危机,性质是同样的——两三年的经济过热后,开始出现过剩,在清理过剩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危机。
“但我们的政策有一个特殊性,努力避免危机的出现,而是用软着陆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它的好处是不会出现衰退,问题则是调整的时间比较长。”樊纲称。
过去10多年内,中国分别在2004年到2007年间、2009年到2010年间出现了经济过热现象。樊纲指出,和上一轮调整期(1995年到2002年)对比来看,这两次叠加出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债务问题只会更难解决,调整期可能在8年以上。“我们要有思想准备,‘十三五’的五年间,都将要处理‘十一五’、‘十二五’过剩的后遗症。”
但因为企稳迹象的出现,樊纲认为经济增速不会再出现深度下滑,预期2017年的GDP增速会在6.5%到7%之间。
此外,调整期的积极一面在于,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机制往往在这一时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企业会更加致力于创新和降成本。
以2001年到2002年间的经济表现为例,樊纲认为,这是上一个“L型”调整的尾部阶段,企业的利润开始上升,投资开始恢复,正是因为在七、八年的调整期内,企业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基于经济周期的判断,樊纲表示,“周期性因素会随着周期的变化而逐步调整,问题解决后还可以恢复正常增长。长期来看,不要认为中国经济没有增长的潜力,我们的人均GDP不到美国的1/5。随着创新、技术的进步,中国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来源:金石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