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新华网承办的“2016国是论坛”在北京首都大酒店召开。本届论坛聚焦“新常态、新经济、新动能”。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适应新常态 创造新动能
马建堂
2016年11月24日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国是论坛。今天,我就《适应新常态 创造新动能》谈三点看法,与各位共享。
一、新常态提出新要求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结构优化、动能转换成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这种变化将持续一个时期,也对经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新常态下,既要尊重增速换挡的客观规律,又要顺应中高速增长的需要。速度放缓,是大国成长的基本特征。随着经济总量增加和人均收入提高,经济增速会逐步回落,这是德、日、韩等许多国家都经历过的共同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30多年保持近两位数的高增长,目前转入6.5—7%的增长区间。保持中高速,是我国当前国情的必然要求。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保持中高速增长,才能解决每年1000万左右的新增就业,才能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保持战略定力,不追求过高的增速;又要积极作为,培育新的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新常态下,既要应对要素供给的约束,又要适应需求升级的需要。过去,我们依靠资源能源高消耗和劳动力优势,实现了高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素约束明显增强,对转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我国657个城市中有430个面临水资源短缺,其中110个是严重短缺;工业化、城镇化对耕地的大量占用与耕地保护红线之间的矛盾突出;人口红利衰减,2012-2015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1447万人。特别是发达国家一两百年才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集中显现,人民群众对清洁环境的期待迅速上升。有效供给不能满足有效需求,对调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但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但消费者却从境外大量采购电饭煲、奶粉、马桶盖等日常用品,供需错配成为当前经济生活的突出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加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新供给,满足新需求。
——新常态下,既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又要培育发展新动能。“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传统动能有持续减弱的态势。从出口看,国际市场持续低迷,我国出口面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挤压”,外贸的贡献率由正转负。从投资看,2010—2015年,投资的贡献率下降了16个百分点;从工业看,工业增速已经连续6年回落。新动能的增量尚不足以抵消旧动能的减量。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相互交织、逐步交替的过程中,这种转换将持续一个时期。尽管新经济的成长速度明显高于传统产业,但新动能的释放还不平稳,尚不足以单独撑起中国经济的未来。这要求我们把握好旧动能减弱的节奏,加快发展壮大新动能,迅速成长为中国经济的新“四梁八柱”。
二、新常态激发新动力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造了新需求,孕育了新空间,催生了新动力。
——改革开放创新全面深化,汇聚成强大的发展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内在活力。我们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狠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以来,“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PPI结束了连续54个月的负增长,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放管服”等改革紧紧抓住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一招,成为本届政府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施政品牌。我们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有力地推动了发展转型。高水平双向开放,激发了内外活力。“一带一路”持续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序开展,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正在推动高难度改革,正在促进高水平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唤醒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我们坚持创新引领,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生产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起云涌,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快速成长。“互联网+”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融入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正在变成现实。“‘宝宝’冲击了银行、微信阻击了短信、专车秒杀了出租”,这可能是当今时代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通俗表达。短短几年,一些不起眼的小苗长成了大树。改革开放创新“三箭齐发”,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动力。
——经济发展转型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了广阔发展前景。“新四化”特别是城镇化提速,将创造巨大的内需空间。“四化”融合促进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特别是新型城镇化释放出强大的内需潜力。每年1000多万人从农民变市民,其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一倍,产生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求,有利于拉动投资和消费。人力资本正从数量红利转向质量红利,将构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新空间。我国劳动力总量大、素质不断提升,“十三五”时期劳动年龄人口仍有9亿多,相当于美日欧盟的总人口,每年大学毕业生700万左右,职业教育毕业生600万以上,海外留学归国人员30万以上,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发展的最大“本钱”。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意味着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我国国土大、差异大,差异就是发展空间,东方不亮西方亮。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差距缩小,农村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区域发展协同推进,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民生等建设需求巨大。“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持续发力,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三大需求仍有很大潜力,将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从投资看,重化工业、房地产投资相对饱和,但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供给还有很大空间,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城市地下管网设施改造、轨道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等也需要大量投资;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宽带、无线互联网、云计算中心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基础设施”将成为投资的重要领域。从消费看,个性化、多样化、便利化、舒适化消费将成为主流,信息消费、电子商务、电子金融方兴未艾,电子医务、移动能源、线上家装蓄势待发,“互联网+”带来消费模式颠覆性变革,潜力巨大。据测算,“十三五”时期消费支出将超过20万亿美元,不断提高的人均收入和消费需求将与人口总量叠加,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能力。从出口看,我国正在形成国际竞争与合作新优势,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跨国经营能力持续增强,成为净资本输出国。国际产能合作优势正在显现,参与国际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增多,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带动了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及汽车、飞机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在合作共赢中拓展了发展空间。
三、新动能创造新经济
新动能加快成长,分享经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智能制造等新经济方兴未艾,为我国经济实现“双中高”提供了保障。
——新经济展现蓬勃生机,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亮点。目前,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增加值,已超过GDP的15%。创业创新势头喜人。前十月,全国新登记企业增长28.9%,日均1.5万户,全国众创空间超过2300多家。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前三季度,国内发明专利增长44.3%,超级计算机、量子通信等重要科技成果相继涌现,华为等创新型企业迈入世界第一梯队。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增长。工业化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推进,一批技术含量高、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新产品快速成长。10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光电子器件产量增长64%,工业机器人增长15%。新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前三季度,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均增长11%;前十月,网上零售增长25%,比社零总额快15个百分点。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远程教育、在线医疗等新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出租车”催生的网约车便利了大众需求。
——新经济创造了大量就业,稳住了经济“底盘”。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提前完成年初预订目标,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也稳定在5%左右。“双创”催生了一批小微企业,成为带动就业的主力军。近年来,新登记企业90%是小微企业,开业率和活跃度都在60%以上,成为安置就业的重要渠道。比如,上海小微企业用人需求占全市招聘市场的60%以上。“互联网+”和电商平台成为就业的“蓄水池”。不当“上班族”,不用“朝九晚五”,而是开网店、自由撰稿等,这些“非传统”就业形式,愈发受到“90后”青睐,缓解了就业压力。
——新经济加快成长,改变了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一方面,新经济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借助云计算能力,把无限多的供给与需求、无限多的生产要素与广阔市场适时对接,使得消费主动力日益增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另一方面,不仅三产中新业态大量兴起,二产中智能制造、定制化生产不断孕育,而且一产中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也在加快发展。2015年,“三新”增加值在一、二、三产业中占比分别达4.4%、15.7%和16%。新经济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加快缩小差距甚至“弯道超车”,抢占发展制高点!
同志们,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新动能逐步挑起大梁,旧动能不断焕发生机,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