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金融经济 >
0 Comments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三农”问题“关键词

发布于:2017-01-04  |   作者:http://www.zxjsq.net  |   已聚集:人围观

  如何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问题上,市场化推进是一大重点。“三农”问题一直被决策层视为头等大事,连续十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于此。今年在“一号文件”发布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三农”问题“关键词”。


  1月3日,国新办举行2017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副部长陈晓华介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确权等举措厘清农村集体产权关系,契合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将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连续下滑,2015年占比已不足一成,但其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作用不容置疑,牵涉到的人口亦甚多。同时,在农村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之际,粮食已连续12年实现增产,农民也持续增收。但农业却面临一个新问题:部分粮食品种严重过剩,导致价格多年停滞不前,损害农民利益;部分粮食品种则出现短缺或未能适应消费升级,严重依赖进口。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5年进口大豆8169万吨,比上一年增加1029万吨。而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015年国内大豆产量只有1200多万吨,大豆对外依存度超过八成。与此同时,玉米因为增产迅速,近年出现阶段性过剩,近两年价格降幅亦颇为明显,大米也出现了中低端消费过剩。正如韩长赋所言,当前农业经济运行中有总量平衡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


  表面上看,当前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种结构方面,但实质上,品种结构为何变得不合理和有违效率优先原则,“病根”主要出在农业政策和农业结构上。以阶段性出现过剩的玉米为例,目前部分玉米品质不高,但由于国家有收购政策,而且价格较高,所以农民自发减产动力不足。


  因此,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目标,提高农产品(12.600, 0.00, 0.00%)供给的有效性,让市场机制在定价中间发挥最重要的作用,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才能让目前农业困境得以解决。


  以农业品种为例,东北,尤其是黑龙江部分地方纬度高、气温低、无霜期短,并不适合种植玉米,种出来的玉米皮厚、淀粉少,品质不高,很难销售到加工企业,但此前国家统一定价收购,不符合市场化规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然难以有效推进。而对于进口依赖度很高的大豆,中国曾长期是大豆出口和产量第一的国家,但目前中国大豆产量已跌至第四,解决大豆生产的科技问题可谓迫在眉睫。


  同时,确权等举措厘清农村集体产权关系,亦可助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年前,福建晋江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至2016年10月,农房抵押贷款余额6.12亿元。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晋江就已开始农房抵押贷款的探索,晋江农商行累计发放30多亿元贷款,截至目前坏账只有1000多万元,不足0.3%。对农民而言,获得的这些贷款用于生产建设,增收增利,也让晋江下属乡村经济明显领先于全国其他乡村。更为重要的是,晋江下属乡村宅基地的价值评估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宅基地流转市场也在逐步完善,为全国乡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样板和典范。


  总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而市场化方向无疑是康庄大道。


来源:一财网


标签:                   喜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