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金融经济 >
0 Comments

国有企业改革正面临着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的新

发布于:2016-09-02  |   作者:http://www.zxjsq.net  |   已聚集:人围观

  现今国有企业改革正面临着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的新形势,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新的形势对国企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很多国企改革的现实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思考和解决。其中最核心的是人的要素。通过改革进一步激发人的活力,是国企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国企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关键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深入研究具体的中国国情和新形势。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面临着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的新形势。


  1.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具有世界历史的意义,必须走中国特色的道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既面临西方国有企业遇到的一般性问题,又存在着基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问题。实际上,中国的国企改革,已经探索出了不少独特的经验。例如,中国不同于前苏联,搞高度集中的国有经济,而是把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管理者和工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也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举办国企,而是在竞争性和非竞争性领域都充分发挥国企的引领作用,有效地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国有企业改革具备了现实的条件,必须适应国际化、市场化的竞争新常态。今天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互联网、新能源、智能化等现代技术正在推动汽车产业的新一轮变革,新技术已经融入进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号角正在吹响,国际化、市场化已成为大趋势。“中国制造2025”为我们构画了今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宏伟蓝图,国内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效果正在显现,国有企业必须面临国际化竞争的新常态。


  新形势给国企改革带来的新挑战


  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国有企业已经积累了改革发展的四大优势,同样面临着四大挑战,有着巨大的改革潜力。


  1.国有企业的四大优势:从自身看,中国的国有企业具有四大优势:一是从所有权来看,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而不是私人所有,具有“国有资本优势”。二是从企业的社会属性看,国有企业更接近于“社会企业”。一方面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执行者,另一方面又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三是从组织结构来看,中国国有企业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企业党组织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这是最大的政治优势。四是从企业主体来看,中国国有企业的主体是工人阶级,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翁。企业家与职工的关系不是“老板”与“打工仔”的雇佣关系,而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关系。


  2.国有企业的四大挑战:随着经济、政治、人文、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的形势给国有企业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一是国企改革具有长期性。当今世界经济情况复杂多变,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企改革也是面临着重重压力,在产业结构、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上都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探索,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取得成功。二是国有企业整体实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世界500强的占有比例来说,整体实力还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三是国际化程度不高。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我们在创新能力和创新氛围方面,尤其是在应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创新商业模式上,还有相当大差距。四是人才队伍的活力不足。现有的人才结构和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常态、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特别是专业核心人才、业务领军人才缺乏,企业内部“铁饭碗”、“能上不能下”“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现象仍然没有根本解决。


  最大限度地激活人的要素


  是国企改革的核心所在


  在社会活动中,人是主体。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最大限度地激活人的要素,最大范围内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是国企改革的核心所在。


  1.总体思路。


  在国企改革中,最大限度地激活人的要素,必须明确基本思路,就是以党的领导和保持国有资本控制力为前提,坚持市场化原则,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逐步实现国家工作人员向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


  2.基本路线图。


  首先要加强和完善董事会职能,其次是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最后通过分配制度改革、股权改革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全体员工的身份角色转换的方式,真正实现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方向,是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3.关键步骤。


  第一,首先取消干部终身制,推行任期聘任制。其关键是任期,任职期满时,个人未申请或企业未聘任的,均不再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管理。原则上每届聘期不超过三年。按末位淘汰制原则,建立退出制度和离岗制度,逐步解决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问题。


  第二,全面推行述职考核制度,树立正确的绩效观。无论是企业领导干部,还是职业经理人,都是党的干部,必须接受党的检查监督和考核。承担企业经营指标的负责人,对目标负责,通过述职制度来解决“平均主义”倾向问题,并成为常态化工作。


  第三,逐步推行竞聘制度。要坚持市场竞争原则,通过完善竞聘候选人的筛选和考核流程,扩大用人视野,提高用人标准,全力克服竞聘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竞聘过程中,还要积极慎重地进行任期“组阁”制试点,界定好主要负责人的责权利,进行聘任组阁制试点,成熟后逐步推广。


  第四,推行引咎辞职制度。任期内出现重大质量事故、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经济责任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等情况,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对其负责人视情况作出责令引咎辞职安排,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4.长效机制。


  无论是董事会制度,还是职业经理人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建立用人方面的竞争机制,解决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问题。针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按照现代化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和完善体系运行的各项管理制度;要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实行优胜劣汰,完善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要突出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保证关键重要岗位人才队伍稳定,重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为国有企业改革培育持续发展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实践证明,国企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通过改革,坚持市场化竞争原则,建立健全董事会、职业经理人、现代企业员工等多层次的企业人才队伍,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考核机制,必将最大限度地激活人的要素,激发人的活力,为国企改革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供长远的活力保障。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标签:                   喜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