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金融经济 >
0 Comments

如何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发布于:2017-05-26  |   作者:http://www.zxjsq.net  |   已聚集:人围观

  如何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部署了10个领域35项年度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意见》所涉及的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无一不是从体制机制入手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提供良性制度环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近40年改革开放各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无不得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巨大进步的强力支撑。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打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枪,随后跟进的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而不断拓展深化的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领域改革,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松绑、不断加力。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相关制度的不断变迁、演进和优化,其最终目的在于降低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交易成本、摩擦系数,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经济产出最大化,达到市场主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透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而释放出的强大生产力,给出了鲜明的阐释和注解。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体制改革要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出更大贡献,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艰巨,需要不断激发其潜力。比如:如何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如何持续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振兴实体经济;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实现共享发展,等等。这些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挑战尽管是以某些具体的现实的问题表现出来,但反映的仍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


  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表现,诸如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等。各领域改革的具体设计和政策操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但其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原则,就是要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改革,市场能做的尽量交给市场,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注重发挥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在放大经济体制改革功效中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制度安排将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逐步合理退出,集中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进一步增强国有资本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杨英杰


标签:                   喜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