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金融经济 >
0 Comments

颠覆性创新是人的思维对于现实世界的理性重构

发布于:2017-03-20  |   作者:http://www.zxjsq.net  |   已聚集:人围观

  创新思维下的世界在不断变化,可能世界是现代模态逻辑学中一个基本概念。一般说来,它是指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可能的存在方式与存在状态。克里普克曾以掷骰子为例直观和形象地解说过其可能世界理论。两个骰子A和B各自具有6个面,倘若把它们同时投掷以后,分别出现一个朝上的面和数字。两个朝上的面和数字共同构成骰子A和B的一种存在状态,这就是一个可能世界。对于其中每个骰子来说,投掷以后都会出现6种可能的结果,两个骰子A和B总共应当具有36种可能的结果或存在状态。在克里普克看来,这36种可能的结果或存在状态就是36个可能世界。从这种意义上讲,它类似于现代概率论“样本空间”中的样本点。


  颠覆性创新是人的思维对于现实世界的理性重构。它不可避免地涉及事物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转变,从而也必然要以可能世界作为思想前提和基础。具体说来:其一,颠覆性创新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创造性活动,而未来正是一个可能世界,是一个古今中外从未存在过的非现实世界,是人的理性建构或可以建构的理性世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其二,颠覆性创新是以可能世界为蓝本对事物存在状态和方式的理性重建,它需要一个从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才能够实现。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系列探索性活动的结果,颠覆性创新是关于这一结果的历史评价,不可能事先获得认定。普朗克1900年提出的量子概念引发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但当时并没有任何人可以认定这场革命。经过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玻尔氢原子量子化轨道模型、德布罗意物质波、海森堡矩阵力学、薛定谔波动力学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最早也必须到1927年海森堡测不准关系、玻尔互补原理提出之后,这种颠覆性创新才能够获得确认。其三,颠覆性创新涉及事物两种不同存在状态之间的相变,如何准确选择一种新的稳定状态及其顺利推进这一相变过程的实现,是颠覆性创新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在可能世界平台上加强关于事物除现存状态之外其他N-1种可能存在状态的逻辑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研究,加强关于事物可能存在方式的纯粹性理论研究。


  在可能世界的语境中,颠覆性创新可以理解为两个可能世界之间的转换。它可以用来阐释现代对于传统的颠覆,可以用来阐释后现代对于现代的颠覆,也可以用来阐释未来对于现在的颠覆;可以用于解说商业领域的颠覆,也可以用于解说军事领域中的颠覆。从这种意义上讲,颠覆性创新是新世界的起点与旧世界的终点。马克思论述现代世界起源时曾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可能世界中推进颠覆性创新,要求人们的思维超越感性、具体、暂时和有限的现实世界,超越现有战争概念和武器装备,以国防科技内在蕴涵的种种可能装备为基础,以种种可能战争需要的新概念装备为牵引,大胆地构想未来新的作战规则,并以此为依据创造全新的军事装备:第一,以理性为导向重构人类经验。未来战争是人类理性建构的产物,完全超越了人们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思维超越感性具体事物的个别性走向一般性,并根据这种一般性的特点,结合新的边界条件组织相关知识在思维中重构具体事物,是人类理性的内在要求,也是颠覆性思维的本质特征。第二,以未来的可能战争为导向超越现实装备。早在飞机刚刚产生时,杜黑便创立了现代制空权理论,按照他的话来说:“战争——这是未来的可能性,因此,我们不能够用过去的眼光来迎接它。”颠覆性创新是以无限的可能性作为思想前提,运用独特的方法与技巧实现的,让思维超越当前的现实装备,走向纯粹思想的和逻辑的可能装备,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前景。第三,以可能装备为导向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尤其是国防科技体系创新。现代国防科技体系则是以可能装备作为前提、以科学发展为基础、以创新或颠覆性创新为特征的科学技术体系,职能就是实现从科学理论到军事装备的转化。因此,大力推动国防科技体系从国防工程技术到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转型升级,应当成为走向颠覆性创新的一条捷径。


来源:学习时报


标签:                   喜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