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金融经济 >
0 Comments

国经济运行面临重大结构性失衡的突出矛盾和问

发布于:2017-02-21  |   作者:http://www.zxjsq.net  |   已聚集:人围观

  怎样破除经济发展的重大结构性失衡?编者按: 近日,由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新方位》一书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是国内首部系统阐述中国经济新方位的权威著作,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从“怎么看、怎样办、如何干、为谁干”四个角度深入分析中国经济新方位。本文系该书第七章“新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一节摘编,以飨读者。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把脉的基础上,继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首次提出“重大结构性失衡”的判断。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一、重大结构性失衡是中国经济突出矛盾的根源


  从近几年GDP的季度增长率来看,这种趋势很明显。虽然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中高速增长,但增速的趋势性下降,而且呈L型的探底运行,带来了一系列经济问题的“并发症”。


  为什么说突出矛盾的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从表面上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需求结构的失衡。在需求结构的失衡方面,消费过轻, 投资过重。前几年,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消费占GDP 的比例不断下降,投资占GDP 的比例不断上升。而投资是要形成生产能力的,多年的投资高速增长使各行各业都充满过剩产能,即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大于消费需求。所以说,中国经济的问题,并不是需求不足,而是社会的供给能力超过社会的购买力而形成的产能过剩。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不敢再投资,于是以投资驱动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就走到了尽头,再也持续不下去。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对于这种状况,如果再以投资创造需求来应对,如果用增加财政开支应对经济增速的下滑,将会带来更多的过剩产能,使结构失衡更加扭曲。


  面对这种结构性问题,传统的宏观刺激政策不会起到人们所设想的作用。因为结构性失衡,它的根源在于社会购买力跟不上供应能力。而社会购买力又反映在收入的增加,居民收入的增加跟不上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增长。结果表现为居民投资占GDP 的比重逐年下降。在其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居民收入增长的滞后,滞后于GDP,更滞后于投资。所以,在结构性衰退面前,传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要失灵。不仅要失灵,而且会造成新的结构扭曲,引起结构进一步失衡。


  二、经济发展重大结构性失衡的表现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2》时提出“经济结构失衡指数”(Economic Structural Imbalance Index),认为中国长期推行的政府主导型需求管理政策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断加剧经济结构失衡程度。2016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运行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等。


  产能过剩主要发生在制造业。制造业领域一些行业、一些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尤为突出的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焦炭这些传统的产业。近年来,光伏、风电设备这些新兴的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


  消费市场上的突出矛盾是有效供给不足,供需出现错位。目前,我国消费市场上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者在寻求与之需求相对应的商品时存在困难,甚至不能很好地找到自己消费的平衡点,购买力难以彻底释放。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水平与居民需求不匹配问题也很突出。在小康型迈向富裕型消费的过程中,先储蓄后消费的个人积累过程已经无法满足需要,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潜力释放的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持续放缓,贸易增长不确定性增强,要求中国从过度依赖外部需求向依赖内生增长转变,内生增长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创业创新、第三产业、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国内生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这些动能的激发还不够充分。


  三、破除经济发展重大结构性失衡的关键在于改革


  重大结构性失衡是中国经济突出矛盾的根源,也是“问题导向”的治理思维下对问题的精确诊断。重大结构性失衡的焦点,就在于产能过剩。而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许多矛盾,都是产能过剩引起的, 或与产能过剩密不可分。破解这个问题的根本之策就是基于实现有效供给的结构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因此,解决重大结构性失衡的根本途径,就是以改革促转型。用改革手段去解决重大结构性失衡,不是就具体问题谈具体问题,也不能只针对“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去改,而应立足于对供给端妨碍供给结构适应需求变化的旧体制的改革。尤其是“有形之手”越位和缺位比较严重、起反作用比较大的领域,应作为改革的重点。这就要求通过产权确权和保护、负面清单等举措,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让过剩产能在改革中逐步转化成有效产能,不断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来源:人民网


标签:                   喜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