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金融经济 >
0 Comments

45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疯狂刷屏

发布于:2017-02-21  |   作者:http://www.zxjsq.net  |   已聚集:人围观

  这些天的重磅热门消息是一篇关于中国23个省市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达到45万亿的报道疯狂刷屏。


  我看了一下报道的来源是华夏时报。


  原报道是这么说的:《华夏时报》记者根据各省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至今中国已有23个省公布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累计投资超过40万亿元,如加上尚未公布的省份,今年投资不少于45万亿。


  23个省市,45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算不算大?


  其实,如果看一下去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其实并不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9.6万亿元,比2015年名义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相对于去年近60万亿的投资总额,23个省市45万亿的投资目标并不是偏离太大。


  但这个报道为什么引发大家如此疯狂的刷屏,内心担心的,不过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会不会心照不宣的回到投资刺激的老路。嘴上不断的念叨供给侧,身体却已经走上了投资拉动的老路。


  2008年本轮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宏观政策一直在纠结中运行,一方面明知中国经济内在深刻的矛盾,靠投资和房地产不可能持久,另一方面,一旦经济稍有下行,立即毫不犹豫选择刺激的老路。


  即使过去的2016年,宏观政策定位于供给侧的开局之年,但事实上,2016年经济数字能够超过预期,如果论功行赏,真正立下汗马功劳的仍然是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惊艳的表现挽救了经济数字的同时,也使得中国的杠杆和泡沫问题继续恶化,并伤害了民众对供给侧改革的信心。


  在经历2016年房地产狂潮之后,面对泡沫破灭的压力,以及杠杆和风险的不断累积,高层明确定位2017年求稳,“稳”是主基调,主旋律,在稳的前提下,坚持推动供给侧改革。


  毫无疑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供给侧改革决定中国经济转型的成败。供给侧改革作为解决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战略举措,不是一年两年的事,需要耐心,需要定力,需要坚持。


  在我看来,坚持供给侧的前提必须和以前的投资拉动和对房地产的依赖做一次真正的切割。你不能一方面饕餮房地产泡沫,另一方面却玩高雅谈供给侧,投资刺激和房地产依赖是供给侧的大敌。


  大家之所以一听到“45万亿”的投资目标就惊慌失措,是担心供给侧改革又成了最后的挽歌。


  今年中国经济将面临很多风险,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资本加速流出的压力,还有债务悬崖、民间投资的下滑、制造业的不振,以及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等等,但在我看来,最大的风险仍然是打右灯向左转,嘴上说不担心经济下行,嘴上说要严格控制房地产泡沫,事实上,对经济数据高于对供给侧推进的关注。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仍然是刺激思维阴魂不散,随时都可能出来干扰中国经济的大局。


  我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真正的五大风险:


  一是刺激依赖症。和吸毒上瘾一个道理,无法接受每次经济的自然调整,对增速下滑“零容忍”,无法走出一下滑就刺激,一刺激就见效,刺激完了又下滑的“周期律”;


  二是不改革或乱改革的风险。改革是民众最大的期待,是稳定信心的关键。2月19日小平去世20周年,民间自发抒发对小平的思念之情,背后是大家对改革的重大期待。目前民间投资不力,民营企业家对中国经济缺乏信心,关键还是没有看到改革强有力的推进,这是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


  三是过去刺激政策导致的产能过剩和企业债务。笔者预计,今年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债务导致的资金链条断裂的可能很大,一定要预先防范;


  四是房地产调整的风险。今年房价调整肯定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房地产下滑,中国经济会不会又回到投资拉动的老路,我看概率不小;


  五是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的战略应对问题。对特朗普,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复杂的地缘政治的重大变化,我们总是缺乏前瞻性的应对举措,显得被动。


  从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宏观政策的运行逻辑看,每次经济下行,都是对管理层有无决心推动改革和结构调整的考验,是对中国能否摆脱“刺激景气”的真正测试。中国经济就体质和DNA而言,应该还有很大的想象力,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但之所以让很多企业家没有信心,身体虚弱,正气不旺,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太容易偏离初心,回归刺激。


  “古来圣贤皆寂寞,莫因刺激留骂名”。中国经济放弃刺激,回归供给侧。这是一个现在连贩夫走卒都明白的道理,关键是有没有决心,关键是能不能抵制住真正的诱惑。在多次贻误了改革的时机之后,供给侧事实上成了挽救中国宏观政策声誉的最后一次机会。


  如果像过去一样,在供给侧上再玩忽悠,只停留在文件表面,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地接受刺激,中国经济就真的麻烦了。我们不能说这是最后的机会,但的确已经没有太多的机会挥霍和浪费。


  习总书记新年祝词,呼吁“撸起袖子加油干”,如果被地方理解成撸起袖子搞投资,搞刺激,那就最好别使劲撸了。


来源:光远看经济


标签:                   喜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