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金融经济 >
0 Comments

为何要增加千万的财务成本

发布于:2017-02-17  |   作者:http://www.zxjsq.net  |   已聚集:人围观

  增加千万成本为的是什么?与略带神秘色彩的远洋捕捞行业相比,平潭海洋实业有限公司(纳斯达克代码:PME)首席财务官(CFO)于洋倒显得亲和干练得多。


  “加入PME完全是机缘巧合,当时我正处在职业转型期,原本已想好向投行方向发展,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结识了PME。更巧的是,当时PME也在寻找一位合适的CFO。”于洋说。


  毕业于伦敦南岸大学(London Southbank University),获得会计与金融学士学位,此前一直在其他企业做CFO的于洋,上任后自然从“整顿”企业财务开始。


  国内远洋捕捞行业虽然发展多年,但是从业人员,尤其是渔民整体受教育水平并不高,这就导致了整个行业的财务管理并不规范。“但作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必须按照美国资本市场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新COSO内控法案来进行有效控制。我们首先从内控角度出发,并在整个管理流程上做了很多规范的改革。”于洋告诉记者。


  而正如硬币的两面,财务管理正规化势必会提高运营成本。“作为CFO,我更愿意算一笔经济账。我测算过,包括各个环节在内,与以前旧的财务制度相比,新制度每年需要增加1000万元人民币的成本。但我们换回来的是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公司股票更好的表现以及公司海外收购更高的可能性。这些无形资产都是不可估量的。”于洋称。


  远洋捕捞,即利用海洋捕捞技术在200米等深线以外大洋区捕鱼虾等。由于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日益萎缩,近海捕捞长期处于一种“僧多粥少”的局面,发展远洋捕捞已成为我国捕捞业的趋势。目前中国有2200多艘远洋捕捞船,150多家从事远洋捕捞的企业,行业排行第一的是国企“中水渔业”,其前身是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目前主要在非洲海域进行捕捞。而出身于福建平潭的PME则是国内第二大远洋捕捞企业、国内民营第一大远洋捕捞企业。


  事实上,随着国际渔业资源的衰退和各国家对本国渔业资源的保护,远洋渔业企业在取得公海捕捞配额和获取相关国家入渔许可上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大部分渔业资源的捕捞配额已阶段性分配完毕。“之所以去兼并其他捕捞企业,是因为捕捞企业的门槛很高。而近些年牌照资源稀缺和排他性,导致业内普遍通过收购企业来间接获取牌照。”于洋解释道。


  在于洋看来,海外业务的拓展,必然促进全球水产品交易新模式的出现。据了解,PME通过收购其他企业去间接扩充捕捞牌照只是第一步,而真正的“远洋梦”则是打造一个全球性的水产品交易所。


  于洋所说的水产品交易所模式,即把正确的鱼卖到正确的市场,赚取更高的利润。于洋透露,“中美两国吃的鱼的种类非常不同,价格差异巨大,很多鱼美国人是不吃的,但是拿到国内来就是很好的产品。”


  “我们属于比较上游的企业,以前主要以批发为主,到港以后就直接卖掉了。比如说带鱼,我们的批发价格只有7元一斤,而市场的零售价格则是30多元一斤,原因是其间有四五级的批发商。为配合平潭试验区国家战略,公司未来准备将前方捕捞的鱼直接运到平潭港,进入加工基地,然后产品直接进入各大超市,即由原来的B2B模式直接变成B2C模式。”于洋透露。他认为,这种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对应终端客户互联网模式,既增加了公司利润,也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


  “目前相关加工厂房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将完工。”而这只是开始,“下一阶段,我们将造更大的船去捕捞更多更好的鱼!”于洋称。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钟源


标签:                   喜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