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金融经济 >
0 Comments

实体经济有起色的出路在哪儿?

发布于:2017-01-08  |   作者:http://www.zxjsq.net  |   已聚集:人围观

  实体经济如何找到出路?“如果把企业成本上升看成一只老虎,拦住这只老虎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利用降成本的窗口空间,促进企业坐上产品创新的直升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


  1月6日,中国财政学会投融资研究专业委员会“2017 年年会暨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与债务管理研讨会”召开,刘尚希表示,“实体经济有起色的出路在哪儿?降成本是一个治标之策,关键是企业转变经营模式、提高创新能力,使企业附加值的提升速度超出成本上升的速度,避免被老虎吃掉。”


  刘尚希表示,现在的结构性问题在微观层面多体现为企业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发展空间在收窄,一方面企业成本在攀升,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没提升。附加值低,成本又攀升,利润空间收窄,企业经营就非常困难。


  他称,投融资创新着力转向实体经济,只能落到促进企业创新上。尽管最近PPI变为正数,企业有亏损变为稍有盈利,但依靠临时性的价格上涨实现扭亏为盈是非常脆弱的,脆弱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质量不高,而且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需要许多体制改革的跟进。


  他认为,中国发展到当前阶段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指望依托低成本优势、通过薄利多销来扩大盈利的经营模式已经不现实了,因为在现在这个阶段很多成本无法降低,而且是在上升的。


  人力成本方面,他表示现在只会升不会降,人口老龄化整体上抬升了人力成本。一方面劳动力减少会由相对减少到绝对减少;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增加,养老的负担加重,个人、家庭、企业、政府都要承担一些责任,但不管怎样责任最终是落到企业身上。养老负担虽然可以通过提高征收率、扩大税基、降低名义缴费率阶段性的下调,但实质性地减少缴费长期来看不现实。


  融资成本方面,他认为融资难、融资贵,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资金在金融体系内形成体内循环,一方面是由于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分业监管、各管一块儿,监管套利的空间比较大,与贷款到实体经济相比,投资到金融领域风险小收益高。


  此外,他表示,当前改革尚未到位,发的文件真正落地还需要时间,在改革到位之前,制度性成本也在上升。尽管本届政府从一开始就把简政放权作为“当头棒”,不断减少审批项目,但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效果有限,与大家的期待相比还有距离。


来源:财新网


标签:                   喜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