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金融经济 >
0 Comments

经济不改革就实现不了中高速增长

发布于:2016-11-03  |   作者:http://www.zxjsq.net  |   已聚集:人围观

  中国经济改革是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近日,在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2016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等专家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增长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但是经济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还要继续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最终形成中速增长平台,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张军扩:不改革就实现不了中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在增多,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说明。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平稳,回落幅度收窄,呈现企稳态势。二是需求在改善。8月、9月,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了8.2%和9.0%,增速连续两个月都有所加快,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速也有企稳的态势。三是企业效益在改善。1至8月份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同比增加6.4%,比上半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四是预期也在改善。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达到50.4,与上月基本持平。从分项指标来看,生产指数、原料购进指数、新订单指数,都处于扩张期。

  但是要看到,企稳的基础仍然不牢靠,主要从三方面来看:

  第一,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还没有真正形成,还没有发挥好的作用。经济进入新常态,最大特点是传统动能失去优势,需要通过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增长新动能是否基本形成,是否具有比较牢靠的基础,这是我们判断经济是否进入稳定状态的最重要因素。当前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增多,无疑是供给侧结构改革取得成效的一个反映。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去产能、去库存初见成效,对市场供求状况产生了有利影响。但整体来看,新动能还不强,还没有能够在增长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经济企稳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需求刺激的结果,包括比较大力度的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房地产带来的拉动作用。

  第二,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进程也不太尽如人意。进入新常态除了要培育新动能,关键还是要解决过去的基本矛盾,市场要出清,这样才能够轻装上阵。去年政府确定了“三去一降一补”的工作,发布了一系列实施细则。虽然取得一定成效,现在看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任务也比较大。由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是一个瘦身和强身并重的过程,当新的增长动能不足以发挥主体作用的时候,老产能也不可能顺利被淘汰。另外,去产能也需要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比较切实的效果。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改革进展不太尽如人意。现阶段观察经济增长是否获得可持续和稳定的基础,最重要的一点要看改革是否取得突破,是否基本建立起能够引领新常态、支持新动能的体制机制。

  我国经济仍然具有中高速增长的潜力,但是这个中高速增长的潜力不会自动实现。不是说高速增长结束后自动就会进入中高速增长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改革、通过体制的调整去争取才能达到。如果改革跟不上,中高速增长潜力就不可能实现。

  在投资需求方面,现阶段我国城乡基础设施投资潜力巨大,比如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危房改造,水利设施等等。如果能够在农村建设用地,特别是宅基地改革方面取得进展,不仅可以获得丰富和可持续的资金支持,还可以充分释放这方面的投资需求潜力,否则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在消费需求方面,我国居民每年要花一万多亿人民币在国外消费,问题主要在于我国的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跟不上消费的需求。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改革提升产品安全质量标准,这方面的消费需求的潜力也会大大发挥,至少把这部分需求拉回到国内。

  在供给方面,有企业家说在一些制造业领域,我国产品综合成本比美国还高。最近我到东莞、深圳调研,有的企业家反映一些产业在美国的投资成本比中国低。我国的成本高在什么地方?不是高在劳动力成本,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关键是资金、物流等方面,再加上天然气、用电、资金等综合成本,我国成本确实比美国高。而要降低这些成本,关键要靠改革、靠市场竞争。

  下一步的关键还是要在保持经济基本稳定、民生继续改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之下,着力推进改革。下一步深化改革要着力处理好四方面关系。

  首先,在改革内容上,既要推进供给侧改革,也要推进需求侧改革。需求潜力的释放也需要改革推进,例如投资需求潜力,就需要宅基地改革、制度改革、监管制度改革来释放这方面潜力。

  其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重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本质上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什么产能是过剩产能?什么企业是僵尸企业?都不是靠政府官员来定的,而是市场选择的过程,政府要正确地发挥作用,就是要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标准,管好就业,管好系统性风险,其他事情由市场来解决。

  再次,在改革推进的方式上,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现在很多重大改革固然需要顶层设计,但是很多方面也需要实践探索。如果通过时间探索出来的改革,也许就能探索出一条能够突破的路子来,比如说像宅基地改革这样一些重要的改革。

  最后,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诸多方面都要处理好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关系。现在,从中央部门到地方政府各级,一些干部不敢干、不愿干、不会干的问题比较突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之前的一些改革,约束方面的制度比较有力量,而激励方面相对不足。比如说在公务员制度改革方面、国企干部薪酬改革方面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下一步的改革可能在破旧的同时要立新,在加强约束的同时要加强激励。

  刘世锦:中速增长的关键是有质量可持续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过去6年一直呈下降态势,到目前还有下行压力,对这个过程怎么看?对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坚持这样一种观点:这是中国的结构性变化,即由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从这个观点来看,过去6年实际上就是由10%左右的高速增长的供求平衡点转向中速增长的平衡点。到目前,中速增长的平衡点还没有找到,或者说底部还没找到。

  我的基本判断是,中国经济经过6年多的回调后,现在已非常接近底部。

  从需求侧来看,中国经济过去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高投资,而高投资主要依赖三大需求: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高投资要触底,这三大需求也要触底。我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叫三只靴子要落地。房地产前段时间出现了比较快的增长,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泡沫,但是,中国房地产投资的历史峰值已经出现了,房地产投资在以后的几个月会逐步转到低处甚至是负数增长。现在看来这三只靴子基本上已经落地,或者接近落地。

  从供给侧来看,去产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在调整预期方面产生了一些效果,主要反映在两个指标的变化上。今年9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就是PPI经过50多个月以后由负转正,与此同时,曾经1年多负增长的工业企业盈利转为正增长,而且最近大多数的行业盈利状况是不错的,这就是供给侧触底显著的标志。

  总的来讲,我认为中国经济已经离底部很近了。但接近底部和实现触底还是两回事,触底很可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次验证。

  有人认为,一旦经济触底会不会出现反弹?即所谓的“U”型、“V”型反弹。我的判断是,以后7%以上增速都很难达到,我们要放弃这种幻想。中国经济增长最理想的情况是通过一两年的时间,最终成功触底。触底的过程就是过去讲的“L”型,先开始下行,触底就是拐这个弯,然后逐步走出来,最终形成中速增长的平台,再加上若干个小的“W”型。现在看来,今后一两年触底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这个触底的过程也是经济最不稳定,人们看法情绪分歧最大的时期,一些因素会给触底带来冲击,有几个因素需要特别关注。

  一是房地产泡沫。可以说,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泡沫,一旦泡沫破裂,所带来的金融风险、财政压力,以及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都会对经济触底转型带来非常大的冲击。二是出现一些新的风险。有些地方为了稳增长,还在搞一些新的投资项目,而这些项目有些已经产能过剩,实际上构成了新风险。三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前段时间的英国脱欧,还有美国总统大选、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等都对全球经济有重要影响,这些对我国经济是不是带来冲击,还要特别关注。

  如果这个中速增长平台最终形成,经济能够平稳触底,根据国际经验以及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这个平台持续五年、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是有可能的。

  这个中速增长平台的“中速”是多少?我们将来很可能更多地要考虑一种状态。经济增速本身是个结果,关键看经济是不是稳住了,是不是真正有质量、有效率、可持续。比如,就业是好的,财政收入是好的,风险控制住了,居民收入增长了,资源环境可持续,最终对应的速度是多少就是多少。我们下一步要转变观念,对经济增速问题,首先要追求一种好的经济增长的状态,增速只是一个结果性指标,或者说是预测性指标。

  最后,对中国经济“L”型增长,有人认为意味着中国经济将长期低迷,缺乏信心。到底应如何看待这个“L”型呢?

  第一,它符合规律。进入“L”型不是坏事,经济能够稳住已经很不容易,它是符合规律的,一些东亚发达经济体,经过二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以后都进入“L”型,下台阶。

  第二,在下台阶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实现优胜劣汰,转型升级。在日子好过的时候,没有地方有动力进行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第三,我们现在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新动能,搞创新。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去做,现在很多新政策逼着创新。

  第四,改革。中央提出了很多改革部署,但是现在落实不下去,很多地方只有到最后日子过不下去了才会改革。山穷水尽疑无路,才会去找那个柳暗花明。

  中速增长是一种状态,只要在这个点上将经济稳住,且具有可持续性,能够真正地追求质量和效益,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更长远的目标,就会有一个好的基础。


来源:经济参考报


标签:                   喜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