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金融经济 >
0 Comments

中国金融监管应有中国特色

发布于:2016-10-19  |   作者:http://www.zxjsq.net  |   已聚集:人围观

  金融监管是个严肃的话题,北京一家金融智库的负责人表示,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一行三会”监管功能的调整上,而无需追求英格兰银行或者美联储那样的所谓“超级央行”模式。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官员的公开表态,则暗示央行推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将成为未来金融监管体制的重要一环。


  “一行三会的大方向没有错,现在的问题是小方向错位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球10月14日在纽约接受彭博专访时称,“当前的监管架构可以保留,但监管功能需要调整,可以按照资本监管和信息披露监管来分工。”


  中国央行一些官员可能并不这么认为。该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2月曾在《第一财经日报》撰文,称相比保持“一行三会”或简单合并“三会”的方案,将“三会”的审慎监管职能并入中央银行,同时成立独立的行为监管局的英国模式,“是比较好的可选方案”。李波指出,现行“一行三会”的模式显然已不符合现代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要求。


  英国模式的明显特征是由“超级监管者”转向“超级央行”。英国反思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教训,将原来大一统的混业监管机构金融服务局(FSA)拆分,其审慎监管职能回归央行下设的审慎监管局(PRA)。此外,英格兰银行内部也新设金融政策委员会(FPC),负责宏观审慎政策和金融稳定。


  风险分层


  在吴晓球看来,金融风险是分层的,监管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中国人民银行要管的是最后一道防线,而前面的风险不属于央行的管理范围,需要其它监管部门。“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发现现在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是恰当的,”吴晓球强调。


  吴晓球认为,属于第一层次风险的企业亏损和第二层的资本金亏损,国家都可以不管。“直到第三层次,资本金也亏光了,如果是银行的话就要开始亏储户的钱,国家就要开始监管了,不能让风险蔓延到社会。”


  中国现有的“一行三会”模式在去年应对股灾中暴露出了缺乏协调等弱点。此外,随着银行、保险资金大量进入股、债市,金融混业经营已成趋势,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体制日益面临挑战。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2月曾表示,金融监管体制在危机中也会表现出令人不满意的地方,有做出调整的压力,目前正在研究之中。知情人士在4月份对彭博透露,中国计划今年召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讨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在内的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6月在《上海证券报》撰文称,短期内不宜对金融监管架构进行大幅度调整,即对现有“一行三会”进行撤并重组。他认为,金融监管架构调整不能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应从中国现实出发,分阶段逐步推进。张承惠写道,近期重点是解决信息沟通不畅、监管真空问题,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优胜劣汰


  中国已自今年5月起,将境内所有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本外币跨境融资余额上限纳入央行宏观管审慎管理的范畴。去年底,中国央行将原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涉及金融机构资本和杠杆情况、流动性等七个方面的十多项指标。


  “中国央行已占先手,因为央行本来就负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此前表示。他表示,尚不确定的是,未来的监管体系是由央行一家主导,还是由央行和新的“三会合一”的超级监管机构共同主导。不过,朱宁认为央行对未来监管架构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中国一些学者追求英国央行或者美联储那种金融监管模式,认为“超级央行”可以覆盖所有风险。但吴晓球却有不同看法:“任何国家,特别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金融领域出现风险是必然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实现风险全覆盖,或者做到对风险的零容忍,这也完全背离了现代金融的基本原理。”他强调,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对一国而言是一种健康的机制,可以实现优胜劣汰。


来源:人大重阳


标签:                   喜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