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金融经济 >
0 Comments

中国经济改革的共识表现在哪里?

发布于:2016-10-18  |   作者:http://www.zxjsq.net  |   已聚集:人围观

  中国经济的共识表现在什么地方?徐瑾:中国经济究竟处于什么历史位置?改革为何难?当前全球趋势之一就是政治和经济的双向纠结越发明显,这并不单单是中国特色。


  只有当经济真正面临考验,修辞的光辉颜色才有所收敛。


  临近2016年末,伴随着民间投资下降,人民币继续下跌,去杠杆遥遥无期,经济下滑已是既定现实。这一年即将过去了,这个时候,以往流行的“最困难一年”、“最艰难一年”等说法,反而没有出现。


  那么,中国经济当前究竟处于什么历史位置?在FT2016年度高峰论坛上,我主持首席经济学家圆桌,这一问题是我事先在公号《徐瑾经济人》等社交媒体征求问题之际,读者反应的普遍困惑。论坛上,我将这个问题抛向几位嘉宾,他们分别是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瑞穗证劵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民生证券副总裁管清友、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朱天。


  刘胜军首先强调,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原先预期方案被打乱了,而原来预期方案就是让改革成为经济最大的红利,“如果这个能够实现,意味着可以实现不靠刺激来推动增长。但是现实发生的情况是相反的,就是因为改革的进展大大滞后于大家的预期,所以不得不去依赖刺激。”他认为导致两点后果,第一是效果不好,第二是后遗症很重。


  刘胜军引用中央汇金投资副董事长李剑阁对于改革进展缓慢的两个解释,第一个解释是压力不够大,第二个可能性时机没到。刘胜军个人倾向于第二个解释,认为压力已经够大了,中国经济已经很危险了,时机可能要等到十九大。对于李剑阁的解释,汪涛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共识和痛苦。她强调改革其实是很痛苦的,因为改革最初阶段伴随着大批失业等社会问题,而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一定会考虑到社会的成本和政府的考虑,这时候很难形成共识,在改革以及刺激中摇摆平衡。


  对此,出身学界的朱天观点有所不同,他近年关于中国经济的论文引发不少关注。他自认跟主流的观点不太一样,尤其主流认为现在中国近年经济下行是结构性问题,而朱天认为更多的是周期性的问题。当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剧烈地下滑,通常就不是结构性问题。他尤其强调经济下降同时既是供给也是需求在下降。也正因此,他认为结构性改革、补短板、减成本等等,不会解决本身问题的,甚至去杠杆去产能恰恰是在降需求。


  沈建光则提出一个问题,即是不是今年保增长保过头了?他认为结合数据看实际的情况,去年比想象当中差很多,而今年比想象当中好。对于朱天所谈的周期,他从全球的大格局提出不同看法,即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在一路下行,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劳动生产率也在下滑。他认为结构构性问题确实非常重要,关键在于怎么样坚持全球化,坚持开放的投资环境。


  如何看待学界和业界之间分歧与区别?管清友表示经济学家之间虽然争论,但大概95%观点是一致的,争论点其实不过是5%,即经济层面有很多共识,但是在改革的层面,分歧大于共识。他提出,中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有很大潜力,如国有企业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领域改革、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改革;另一方面,他觉得四个领域也是四场攻坚战,尤其是国企改革,如果没有理论、思想意识和具体措施上的较大突破,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难度。


  中国的问题不容易,但是几位嘉宾对比国外情况,发现国际也存在各种问题。当前全球趋势之一就是政治和经济的双向纠结越来越明显,政治和经济问题纠缠,并不单单是中国特色。尽管如此,过去的成功或许也会让人麻痹,轻视改革的难度,当前改革也呈现出难以快速推进的局面。


  以往汇率、债务、房地产、人民币等问题都是孤立问题,如今随着问题恶化,越来越成为缠绕在一起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对于协调改革也提出更大的挑战。对于经济学家而言,数据之外,更应该看经济逻辑。例如债务问题,不应该只看数据,债务最主要的是看对应着什么资产,如果债务对着的是好资产,那关系不大,但如果债务对应的是坏资产,当经济进入下行周期,投资回报不能覆盖投资成本,很容易导致日本式的僵尸企业。


来源:FT


标签:                   喜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