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金融经济 >
0 Comments

金融部门如何进行基础性改革

发布于:2016-08-24  |   作者:http://www.zxjsq.net  |   已聚集:人围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金融部门进行基顾性改革势在必行。早前,7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此后,中国人民银行下属媒体《金融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深化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将为去产能和去杠杆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没有金融降杠杆,经济去杠杆很难开启。”社科院教授刘煜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同去产能不可能在价格上涨的状态下开始,债务重组也一样。如果企业能够以非常低的利率融资,便利地借到大量的钱,企业很难降杠杆。”


  何为金融部门基础性改革


  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并非中央高层首次提到。早在5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在上述会议中,金融基础性改革与其他类型的改革并列。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金融改革主要涵盖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以及金融协调监管等内容。


  7月下旬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则明确,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


  对于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对记者表示,金融的核心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但现在却在一些行业和领域拼命加杠杆。“金融部门还是要先把最基本的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作用先发挥出来,杠杆过高容易产生泡沫问题。”他说。


  国研中心宏观部研究员魏加宁曾指出,要推进金融改革,必须做好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民营化及金融监管这三大基础性改革。其中,实行利率市场化放在第一位。


  “汇率涉及到价格,监管涉及到未来的风险,金融体系的完善涉及到资源配置的效率,这些都是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金融部门改革与去产能、去杠杆


  某种程度上,国企具有政府的隐性背书,因此商业银行在放贷时偏好国有企业。虽然煤炭、钢铁等企业产能过剩,但金融机构还是不断向其发放贷款。煤炭、钢铁等企业不断获得金融资源支持,维持企业运营。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钢铁、煤炭等“僵尸企业”产能不降的重要原因。


  因此,去产能需要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改革。“只有金融市场化单兵突进肯定不行。金融部门是借钱的,国有企业是用钱的,如果用钱的不市场化,这还有问题。”兴业银行(15.830, 0.12, 0.7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觉得基础性的改革不能把金融和国企拆开,这两方面是统一的。”


  “商业银行很多信贷都是支持传统产能。如果要降低过剩产能,自然要从金融机构下手,不要给过多的信贷或者停止向它放贷,让国企去杠杆或者破产清算。”东方证券(16.390, -0.02, -0.12%)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去杠杆则要更复杂。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今年6月15日介绍,2015年底,居民部门、金融部门、政府部门(含融资平台折算债务)、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分别为40%、21%、57%、131%。


  市场诸多分析人士认为去杠杆主要指向企业部门。而企业部门中,国有企业的部门是最高的,因此去杠杆主要指向国有企业。


  刘煜辉则认为,虽然金融部门的杠杆最低,但风险较高。他解释称,2012年以来,金融部门不能从实体回报中获得足够收入,只能通过金融交易来创造价差、加杠杆,由此套利和金融杠杆膨胀。


  刘煜辉表示,没有金融降杠杆,经济的去杠杆很难开启。


  政府部门方面,融资平台近年成为政府部门加杠杆的主体。2010-2013年年间,银监会收紧对融资平台的贷款,冀望降低融资平台杠杆。但融资平台转而通过信托、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方式融资。由此,融资平台杠杆抬升的同时融资成本也在上升。


  这一方面反映金融机构监管套利,另一方面则是融资主体利用分业监管的体制维系资金链。事实上,在当前金融业实行混业监管的背景下,监管层无法完全掌握杠杆情况。


  “中国虽然没有庞大的标准化的衍生品市场,但中国有很多灰色的抽屉协议和配资的交易结构,那里面藏着很多杠杆。金融管理层也不能实时地监控到金融市场真实的运行状态。”刘煜辉表示。


  如何深化金融部门改革?


  因此,加强金融协调监管成为金融基础性改革的热点。去年11月3日,习近平提出金融协调监管的建议后,市场已对金融综合监管形成两种主要框架建议。


  一种是由央行承担统筹协调的职责,并将系统性重要机构纳入监管框架。另外一种声音则认为,上述方案将使监管职能与货币政策的目标冲突,应成立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但目前尚未有定论,而据媒体报道,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推迟至9月以后。


  《金融时报》的评论文章称,深化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将为金融机构助力企业去产能和去杠杆提供政策支持和必要的体制机制。


  评论文章举例称,对于银行机构为支持和配合企业去产能和去杠杆导致的不良资产“双升”,监管部门可以给予相应降低税负、降低拨备覆盖率、增加补充资本渠道等政策支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喜欢:收藏